2022年宿州學院全國排名第597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5位;2021年宿州學院全國排名第602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5位;2020年宿州學院全國排名第526位,在安徽省排名第21位。
全國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597 | 25 |
年份 | 全國排名 | 所在地排名 |
---|---|---|
2021 | 602 | 25 |
2020 | 526 | 21 |
2019 | 601-758 | - |
2018 | 545 | 22 |
宿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49年的皖北宿縣區(qū)師范學校,1983年升格更名為宿州師范??茖W校,2004年升格更名為宿州學院。建校70余年來,學校搶抓高等教育發(fā)展機遇,2009年獲安徽省首批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單位;2014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辦學特色受到評估專家的肯定;2015年獲批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獲批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學院建設發(fā)展,《宿州市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剛要》明確提出“支持宿州學院創(chuàng)建宿州大學”。學校坐落在皖北歷史文化名城——宿州市,有教育園區(qū)校區(qū)、汴河路校區(qū)兩個校區(qū),占地1146畝,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余元,館藏紙質圖書120萬余冊,電子圖書568萬余冊。設有15個二級學院,全日制在校生1902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45人?,F(xiàn)有教職工1089人,其中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81人、副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296人、碩士及以上學位824人(含博士98人),在讀博士101人;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省優(yōu)秀教師11人、省教學名師16人、省教壇新秀25人。入選省級科技特派員6人、“特支計劃”1人。與省內(nèi)高校聯(lián)合開展研究生培養(yǎng),現(xiàn)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6人。學校圍繞“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以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為導向,加強一流學科專業(yè)建設。現(xiàn)有64個本科專業(yè),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文學、經(jīng)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y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專業(yè)9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12個,構建了以工學、管理學為主、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學科專業(yè)體系,形成了六大類應用專業(yè)群,產(chǎn)生了較好的集群效應。深入推進公共藝術和公共體育俱樂制改革,現(xiàn)有公共藝術俱樂部11個、體育俱樂部18個。大力實施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年均獲批國家級項目65項、省級196項、設立校級197項。近年來,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年均獲得省級以上獎項400多項,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94%以上。學校大力推進校地、校企、校校合作,與地方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共建產(chǎn)學研合作中心、政府決策咨詢中心、實習實訓基地、就業(yè)基地,推進協(xié)同育人。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科研平臺,實習實訓基地280余個。2015年以來,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27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7項;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3300多篇,其中SCI、EI檢索收錄508篇;出版教材、專著136部;授權國際專利2項、國家發(fā)明專利82項。2017年以來簽訂產(chǎn)學研合作項目271項,2020年到賬經(jīng)費1930多萬元;多篇咨詢報告被省市有關部門采用。2017、2018年連續(xù)兩次入選安徽省發(fā)明專利百強榜。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不斷優(yōu)化文化育人頂層設計。建有孟二冬紀念館、革命傳統(tǒng)教育館、賽珍珠紀念館(“三館”),建有宿州文化研究所、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初步建成皖北文化藝術館;“三館”獲批為安徽省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宿州市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宿州市黨員政治學習教育基地?!暗胤綉眯捅究聘咝N幕说奶剿髋c實踐”研究成果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學校文化育人辦學特色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專家的肯定,學校獲批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報、安徽電視臺等權威媒體多次給予報告。學校與美國、新西蘭、馬來西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19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簽有合作協(xié)議,通過教師“海外研修工程”和學生出國交流學習項目,先后選派師生赴國(境)外研修、訪學、攻讀博士學位等150多人次。2019年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項,2019、2020年連續(xù)兩年高質量完成中美合作“生物技術”本科專業(yè)招生。積極推動印尼等國外留學生來校接受學歷教育,積極打造“留學安徽”“留學宿州”品牌,弘揚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地方文化。學校是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安徽省首批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高校。學校連續(xù)4年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標兵單位、連續(xù)4次被評為安徽省文明單位,2015年獲評為第一屆安徽省教育系統(tǒng)文明單位、2019年獲評為安徽省首屆文明校園。2015-2018年連續(xù)4年獲安徽省委年度綜合考核“好”等次。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一以貫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集中精力抓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貫徹落實,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機遇,深入實施“兩步走”創(chuàng)建宿州大學戰(zhàn)略目標,著力推進辦學效益和辦學層次“雙提升”,著力打造皖北高等教育新高地,為新階段現(xiàn)代化美好安徽、美好宿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2年寶雞文理學院全國排名第475位,在陜西省排名第21位;2021年寶雞文理學院全國排名第477位,在陜西省排名第21位;2020年寶...
2022年宜春學院全國排名第532位,在江西省排名第16位;2021年宜春學院全國排名第530位,在江西省排名第16位;2020年宜春學院全...
2022年宜賓學院全國排名第645位,在四川省排名第28位;2021年宜賓學院全國排名第640位,在四川省排名第28位;2020年宜賓學院全...
2022年安順學院全國排名第701-772位;2021年安順學院全國排名第701-772位;2020年安順學院全國排名第601-762位。
2022年安陽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331位,在河南省排名第15位;2021年安陽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334位,在河南省排名第15位;2020年安...
2022年安陽工學院全國排名第594位,在河南省排名第31位;2021年安陽工學院全國排名第596位,在河南省排名第31位;2020年安陽工...
2022年安徽財經(jīng)大學全國排名第244位,在安徽省排名第8位;2021年安徽財經(jīng)大學全國排名第241位,在安徽省排名第8位;2020年安徽財...
2022年安徽科技學院全國排名第414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6位;2021年安徽科技學院全國排名第416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6位;2020年安...
2022年安徽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262位,在安徽省排名第9位;2021年安徽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258位,在安徽省排名第9位;2020年安徽理...
2022年安徽建筑大學全國排名第389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3位;2021年安徽建筑大學全國排名第388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3位;2020年安...
2022年安徽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151位,在安徽省排名第5位;2021年安徽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149位,在安徽省排名第5位;2020年安徽師...
2022年安徽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350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2位;2021年安徽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353位,在安徽省排名第12位;2020年安...
2022年安徽工業(yè)大學全國排名第236位,在安徽省排名第7位;2021年安徽工業(yè)大學全國排名第236位,在安徽省排名第7位;2020年安徽工...
2022年安徽大學全國排名第105位,在安徽省排名第3位;2021年安徽大學全國排名第103位,在安徽省排名第3位;2020年安徽大學全國排...
2022年安徽醫(y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38位,在安徽省排名第4位;2021年安徽醫(y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38位,在安徽省排名第4位;2020年安徽醫(yī)...